黄河泻直斜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寄题知仪州太保蒲中书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áng hé xiè zhí xié,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中条插远近,黄河泻直斜
蒲坂之城在其涯,渠渠碧瓦十万家。
官商工农共扰扰,侯独理斋窗照纱。
侯方守边听胡笳,满屋蓄书凡几车。
他年不按清商乐,亦莫学种东陵瓜。
老系战马向庭下,厨架整娖斋签牙。
朝闻鸣鸡夕闻鸦,眼昏秋匣生铜花。
儿孙诵习且盈耳,客来休论常山蛇。
()
中条,远近,碧瓦,官商,工农,扰扰,满屋

《寄题知仪州太保蒲中书斋》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条插远近,黄河泻直斜。
蒲坂之城在其涯,渠渠碧瓦十万家。
官商工农共扰扰,侯独理斋窗照纱。
侯方守边听胡笳,满屋蓄书凡几车。
他年不按清商乐,亦莫学种东陵瓜。
老系战马向庭下,厨架整娖斋签牙。
朝闻鸣鸡夕闻鸦,眼昏秋匣生铜花。
儿孙诵习且盈耳,客来休论常山蛇。

诗意:
这首诗词以知仪州太保蒲中书斋为题材,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景象和生活状态。诗中通过描绘黄河、蒲坂之城、官商工农等场景,表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琐事。诗人以蒲中书斋为主题,描述了书斋中的文化氛围和主人的学问。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后代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具体的描绘和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宋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诗人以中条、黄河、蒲坂之城等地景为背景,勾勒出繁荣的景象,表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繁忙和扰扰。诗中描绘的十万家碧瓦,形象地展示了当时城市的规模和繁盛。

诗人通过描述蒲中书斋,突出了知识和学问的重要性。蒲中书斋是诗人所崇尚的知识殿堂,诗人将其与官商工农相对比,突出了知识分子的高尚和独特的境界。蒲中书斋内满屋蓄书凡几车,显示了主人对文化和知识的珍视。

诗人最后几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传统文化的忧虑。诗中提到不按清商乐和不学种东陵瓜,表明诗人希望后人不应只追求短暂的享乐和功利,而是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整首诗以流畅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宋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有对繁荣景象的描绘,又有对知识和文化的赞美和期许,体现了梅尧臣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