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孤城出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淮上杂诗六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uǎn jiàn gū chéng ch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暗开淮水平,远见孤城出
出舟问舟子,遽对那能悉。
始闻庄生台,还想观鱼日。
果得真隐心,鱼鸟情非密。
()
水平,远见,孤城,舟子,庄生台,鱼鸟

《淮上杂诗六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组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暗开淮水平,
远见孤城出。
出舟问舟子,
遽对那能悉。
始闻庄生台,
还想观鱼日。
果得真隐心,
鱼鸟情非密。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梅尧臣在淮河上的一次舟行,以及他在舟中与舟子的对话。诗人在这种平凡的情境中,思考了人生的哲理和自然的真实。他听说过庄子的故事,想象着能够亲自去庄子的台上观赏鱼游的美景。最后,他意识到真正的隐逸之心不需要依赖于物质的富有,而是融入自然的情感和心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尧臣在淮河上的舟行来表达作者的心境和思考。首句“暗开淮水平,远见孤城出”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水面上舟行的景象,同时也映射出他对人生远大的眺望。接下来的两句“出舟问舟子,遽对那能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和渴望得到真知灼见的愿望。他希望舟子能给予他一些启示或指引,但舟子的回答并没有满足他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始闻庄生台,还想观鱼日”表明了作者对庄子思想的崇敬和向往。庄子被认为是中国道家哲学的重要代表,他的思想强调自然和无为而治。作者想象着自己能够亲身到达庄子的台上,亲眼目睹庄子所讲述的鱼游于台下的奇景。

最后两句“果得真隐心,鱼鸟情非密”表达了作者对真正的隐逸之心的领悟。他意识到隐逸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追求,而是内心的宁静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鱼和鸟都是自由自在的生物,它们的情感是无法被束缚和控制的,与之相伴的是真正的隐逸心境。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思索,表达了对真正隐逸心境的追求。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和哲思,同时也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与自然的关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