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鸳鸯羽翼长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打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kuàng yuān yāng yǔ yì zhǎ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莫打鸭,打鸭惊鸳鸯。
鸳鸯新自南池落,不比孤洲老秃鶬。
秃鶬尚欲远飞去,何况鸳鸯羽翼长
()
秃鶬,飞去,鸳鸯,羽翼

《打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莫打鸭,打鸭惊鸳鸯。
鸳鸯新自南池落,不比孤洲老秃鶬。
秃鶬尚欲远飞去,何况鸳鸯羽翼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鸳鸯和秃鶬的情景为主题。诗人劝告人们不要打鸭,因为打鸭会惊动到它们的伴侣鸳鸯。

首先,诗人提到鸳鸯是从南池落下来的,与孤洲上的老秃鶬形成了对比。这里的"南池"可能指的是一个美丽的湖泊,而"孤洲"则是一个荒凉的孤岛,象征着孤独和荒凉。

接着,诗人提到秃鶬想要飞得更远,离开孤洲。然而,相比之下,鸳鸯具有更长的羽翼,意味着它们有更大的能力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整首诗词通过对鸳鸯和秃鶬的对比,表达了对于幸福和美好未来的向往。鸳鸯象征着美满和和谐的伴侣关系,而秃鶬则象征着孤独和不如意。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希望人们珍惜身边的美好,不要伤害它们,同时也暗示人们要努力追求更好的未来,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和视野。

这首诗词简洁明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寓意深远。它呼应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