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卑湿地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ān jiāng bēi shī dì,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三江卑湿地,北客宦游稀。
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
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
未辨殊方语,山歌半是非。
()
湿地,雾气,云蒸,易损衣,黄雀,下田,山歌,是非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江卑湿地,北客宦游稀。
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
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
未辨殊方语,山歌半是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送别临江军监军李太博的场景。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旅途中的不易的体察。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三江卑湿地的景象,表达了离别时的凄凉和别离后的思念之情。作者以北方客人罕至南方的背景,强调了离别的遥远和离散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形象地描绘了湿润的气候,暗示着离别时的潮湿和凄凉。诗中的“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则通过描写美味的酒和肥胖的黄雀,暗示了临别宴会的场景,同时也凸显了离别时的感伤。

诗的最后两句“未辨殊方语,山歌半是非”,表达了在陌生的地方,语言不通,往往容易产生误解和争议,反映了旅途中的困扰和隔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旅途的艰辛,展示了梅尧臣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离合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