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老但知贫贱乐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次韵和永叔》,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àn lǎo dàn zhī pín jiàn lè,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省树高槐雪压条,沉沉古屋蔽疏寮。
每嗟守印如枯木,欲弃明珠学纬萧。
渐老但知贫贱乐,向来徒用岁时销。
新年不管鱼龙跃,安得乘风入剡樵。
()
压条,沉沉,古屋,枯木,明珠,纬萧,贫贱乐,岁时,新年,龙跃,安得,剡樵

《次韵和永叔》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省树高槐雪压条,
沉沉古屋蔽疏寮。
每嗟守印如枯木,
欲弃明珠学纬萧。
渐老但知贫贱乐,
向来徒用岁时销。
新年不管鱼龙跃,
安得乘风入剡樵。

诗意:
这首诗以冬日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描述了大雪压弯了高高的槐树,古老的屋檐遮掩了疏疏落落的住所。诗人感叹自己守着官职如同枯木一般,渴望放弃明珠般的才能去学习隐逸的技艺。他逐渐老去,只知道贫穷和卑微的生活带来的乐趣,徒然消磨岁月。他不关心新年时的繁忙和喧嚣,而希望能乘风逃离到一个宁静的地方。

赏析:
《次韵和永叔》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槐树被大雪压弯,屋檐掩映着疏疏落落的住所,形象地传达了冬日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奈相呼应。诗人将自己比作枯木,守着官职却无所作为,渴望放弃官位去追求隐逸的境界。他感叹自己的才华被埋没,如同放弃了明珠去学习纬萧(指古代琴箫的演奏技巧),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高尚艺术追求的向往。

诗人在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贫穷和卑微生活的满足与乐趣,这是一种对物质和名利的超越,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追求内在价值的理念。他不关心新年的繁忙和喧嚣,而希望能乘风逃离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传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