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鸟争衔何处归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十七日和原甫风花偶书》,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òng niǎo zhēng xián hé chǔ gu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风花不恋枝,脱萼乱翻飞。
自学空中雪,宁同垣上衣。
绕庭回旋久无著,众鸟争衔何处归
()
翻飞,自学,上衣,绕庭,回旋,争衔

《十七日和原甫风花偶书》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花不恋枝,脱萼乱翻飞。
自学空中雪,宁同垣上衣。
绕庭回旋久无著,众鸟争衔何处归。

中文译文:
风花不留恋在枝上,脱落的花瓣纷纷飞舞。
自然学会了在空中飘舞的雪花,宁愿与围墙上的衣物为伴。
绕着庭院回旋飞舞已经很久了,众多的鸟儿争相停在哪里归宿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风花为主题,表达了风花随风飘散的景象和它们不留恋在枝上的态度。风花是指被风吹散的花瓣,它们在风中自由自在地飞舞,不再依附于树枝。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轻盈、自由的感觉。

诗中还提到了自学空中雪,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学会了雪花在空中飘舞的方式。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接着,诗人提到宁愿与围墙上的衣物为伴。这里的围墙上的衣物可以理解为挂在围墙上晾晒的衣物。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与风花一样不留恋于固定的位置,愿意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风花绕庭回旋已久,众多的鸟儿争相停在哪里归宿的情景。这里可以理解为风花在飘散的过程中,吸引了众多的鸟儿,它们争相停在风花所在的地方。这种景象给人一种热闹、喧嚣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风花的飘散和自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态度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景象也给人一种轻盈、活泼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