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壑背与向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天台李令庭芝》,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án hè bèi yǔ xiàng,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
吾闻天台久,未见天台状。
去海知几里,去天知几丈。
峰岭隐与出,岩壑背与向
云雷反在下,泉暴反在上。
幽深无穷窥,杳渺无穷望。
至险可悸栗,至怪可骇丧。
石桥弯长弓,跨绝弦未放。
当时白道猷,平步入青嶂。
去为六百石,亦见志所尚。
子欲广异闻,可以一寻访。
()

《送天台李令庭芝》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吾闻天台久,未见天台状。
我听说天台已经很久了,却未曾亲眼见过天台的景色。

去海知几里,去天知几丈。
离海有多远,离天有多高,谁能知晓呢?

峰岭隐与出,岩壑背与向。
山峰和岭脉时隐时现,岩壑时背时向。

云雷反在下,泉暴反在上。
云雷在山下回荡,泉水在山上奔腾。

幽深无穷窥,杳渺无穷望。
幽深的景色无穷无尽,遥远的景色无边无际。

至险可悸栗,至怪可骇丧。
极其险峻令人胆战心惊,极其奇异令人惊骇失魂。

石桥弯长弓,跨绝弦未放。
石桥弯曲如长弓,人跨其上,却未放箭。

当时白道猷,平步入青嶂。
当时李令庭芝像白道一样,轻松地步入青山峻岭。

去为六百石,亦见志所尚。
离开家乡前往天台,即使只是六百石的距离,也是追求理想的表现。

子欲广异闻,可以一寻访。
如果你想广泛地了解不同的事物,可以前往天台一探究竟。

这首诗词描绘了天台的神秘和壮丽之处,以及作者对天台的向往和探索的精神。通过描绘山峰、岩壑、云雷和泉水等景物,表达了天台的奇特和险峻。诗人以李令庭芝为榜样,表达了自己追求理想和广泛学识的愿望。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