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紫经几春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王祁公北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óng zǐ jīng jǐ chūn,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园林多高樛,园卉多芳柔。
红紫经几春,青枯经几秋。
我至每怀浮觞之卿翁,但见浮觞之水汨汨流。
水流日夜曾未休,高门世世生贤侯。
不比平泉碑缺花木记,又非家鸱啸凤皇楼。
洛阳城中亦有园与宅,常同欧阳翰林携酒游。
竹闲池馆遗翠羽,户外杨柳系紫骝。
今嗟齿似旧作博士,嘉趣只与心相仇。
强骑瘦马往城北,二十三年如转头。
归来作此辞,且应主人求。
()
园林,浮觞,水流,日夜,未休,世世,贤侯

《王祁公北园》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王祁公北园

园林多高樛,园卉多芳柔。
红紫经几春,青枯经几秋。
我至每怀浮觞之卿翁,但见浮觞之水汨汨流。
水流日夜曾未休,高门世世生贤侯。
不比平泉碑缺花木记,又非家鸱啸凤皇楼。
洛阳城中亦有园与宅,常同欧阳翰林携酒游。
竹闲池馆遗翠羽,户外杨柳系紫骝。
今嗟齿似旧作博士,嘉趣只与心相仇。
强骑瘦马往城北,二十三年如转头。
归来作此辞,且应主人求。

中文译文:
王祁公北园

北园景致高耸,园中花卉娇媚。
红色和紫色的花朵几经春天的开放,青翠的植物经历了几个秋天的衰败。
每次我来到这里,都会想起浮觞之卿翁(指友人),只见浮觞中的水汩汩流淌。
水流日夜不曾停息,高门世世代代涌现贤才的侯爵。
这里与平泉碑上缺失了花木的记载不同,也不像家鸱啸凤皇楼那样的豪华。
洛阳城中也有园林和宅邸,我常常与欧阳翰林一起带着酒来游玩。
竹林静静地掉落翠绿的羽毛,门外的杨柳系着一匹紫色的骏马。
如今我感慨自己的年岁已如同古时的博士,喜好只与心意相悖。
骑着瘦马勉强前往城北,已经过去了二十三年如同一瞬间。
回来写下这首辞别诗,也是应主人的邀请而作。

诗意和赏析:
《王祁公北园》这首诗以描绘北园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诗中描绘了北园的高耸景致和娇媚的花卉。红紫色的花朵经历了几个春天的开放,青翠的植物经历了几个秋天的凋零,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幻和生命的轮回。

诗人在北园中感叹友人浮觞之卿翁的身影,浮觞中的水流淌不息,象征着友谊的流动和不断。高门世世代代涌现贤才的侯爵,暗示了社会上的荣耀与地位。

诗中还提到了洛阳城中的园林和宅邸,以及与欧阳翰林一起游玩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欢愉和友谊。

最后面的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年岁的感慨和对过去时光的追忆。诗人自比旧时的博士,感叹自己的年龄和趣味已经发生了改变,与内心的喜好产生了冲突。骑着瘦马勉强前往城北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在岁月中的奔波和努力,但二十三年已经转瞬即逝。

最后,诗人回来写下这首辞别诗,也是应主人的邀请而作,表现了对主人的敬意和友好。整首诗以北园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友情、时光的流逝和个人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变化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北园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通过对自然、友情和岁月的描绘,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北园与其他园林的不同,以及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写意深远,情感真挚,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感慨和审美观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