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已觉聚啼鸦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次韵景彝三月十六日范景仁家同饮还省宿》,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éng tóu yǐ jué jù tí yā,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种桃依竹似迁家,邀对春风共泛霞。
席上未观双舞凤,城头已觉聚啼鸦
匆匆跨马人归省,幂幂生烟树敛花。
稚子候门知我醉,东方明月照扉斜。
()
春风,双舞凤,城头,聚啼鸦,人归省,稚子,照扉

《次韵景彝三月十六日范景仁家同饮还省宿》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种桃依竹似迁家,
桃树依偎在竹子旁边,仿佛在迁徙的家园。
邀对春风共泛霞。
邀请众人一起在春风中共同欣赏晚霞。

席上未观双舞凤,
在宴席上还未看到双凤起舞,
城头已觉聚啼鸦。
但城头上已经感觉到了聚集的啼鸦声。

匆匆跨马人归省,
匆忙地骑马回到省城,
幂幂生烟树敛花。
烟雾弥漫,树木含苞待放。

稚子候门知我醉,
年幼的孩子在门口等候,知道我已经醉了,
东方明月照扉斜。
东方的明月斜照在门扉上。

这首诗词以描绘春日景色和宴会场景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感悟。诗中以桃树、竹子、春风、晚霞等自然元素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通过城头的啼鸦声和烟雾弥漫的描写,传达了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变迁。最后,作者以自己醉酒归来和明月的倾斜作为结束,给人以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感觉。

这首诗词运用了典型的宋代文人风格,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深刻体验。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春天和美好时光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对岁月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思考。这首诗词在形式上工整流畅,意境上深邃动人,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