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羽异蒿鷃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记春水多红雀传云自新罗而至道损得之请余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ì yǔ yì hāo yà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赤羽异蒿鷃,来自东夷国。
群集成皋间,翩翩皆一色。
举臆发朱砂,为瑞应火德。
穿屋彼非类,啄粟惭与食。
清声殊啁呼,所蓄每陋逼。
应当放之去,重展万里翼。
()
来自,翩翩,一色,朱砂,火德,非类,清声,应当,重展

《记春水多红雀传云自新罗而至道损得之请余赋》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以红雀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的赞美和对自由飞翔的向往。

诗中描述了红雀群集在成皋间的情景,它们的羽毛呈现出一种红色,美丽而鲜艳。诗人将红雀的羽毛比喻为朱砂,认为它们是火德的象征,预示着吉祥和瑞气。红雀穿梭于屋檐之间,与其他鸟类不同,它们不仅仅是为了觅食,更是为了展示自己的飞翔技巧和自由的精神。

诗中的红雀发出的鸣叫声与其他鸟类不同,清脆而独特。它们的鸣叫声虽然不如其他鸟类那样悦耳动听,但却充满了力量和自信。诗人认为红雀应该被放飞,让它们展示自己的翅膀,飞向更远的地方。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红雀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力量和追求更高境界的向往。它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美丽。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