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鸟心肠谁辨白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十九日出曹门见手牛拽车》,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uè niǎo xīn cháng shuí biàn bá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只见吴牛事水田,只见黄犁负车轭。
今牵大车同一群,又与骡驴走长陌。
卬头阔步尘蒙蒙,不似缓耕泥洦洦。
一一夜眠头向南,越鸟心肠谁辨白
()
只见,水田,车轭,大车,蒙蒙,不似,心肠

《十九日出曹门见手牛拽车》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以手牛拖车为主题,表达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只见吴牛事水田,
只见黄犁负车轭。
今牵大车同一群,
又与骡驴走长陌。
卬头阔步尘蒙蒙,
不似缓耕泥洦洦。
一一夜眠头向南,
越鸟心肠谁辨白。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农民牵引手牛耕田的场景,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诗中的“吴牛”和“黄犁”是农民耕作的工具,它们象征着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勤俭节约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大车”和“骡驴”则是与手牛一同工作的助手,它们一起走在长长的田间小路上。这种场景展示了农民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共同努力完成农田的耕作。

诗中的描写语言简练,但却能够生动地表现出农民们的劳作场景。诗人用“卬头阔步尘蒙蒙,不似缓耕泥洦洦”来形容农民们的姿态,表达了他们勤劳的形象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两句“一一夜眠头向南,越鸟心肠谁辨白”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思考。农民们在辛勤劳作之后,头枕南方,听着越鸟的歌声,思考着生活的真谛。这句诗意蕴含深远,表达了对农民智慧和对生活的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农民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和对生活的思考。它展现了农民们的勤劳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赞美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