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将语怪君听不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张太博通判袁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ín jiāng yǔ guài jūn tīng bù,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君非身尤谪南州,南方尚鬼其俗媮。
蛇为邻,虎为陬,丹茅苦竹深幽幽。
邑人祠鬼拜古树,竹杯一仰来烹牛。
牛死啮戄常不幸,谁得禁止专锄钩。
借曰未信君且往,民将语怪君听不
仰山头,有行舟。
()
为邻,幽幽,邑人,古树,竹杯,啮戄,不幸,禁止,信君

《送张太博通判袁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非身尤谪南州,
南方尚鬼其俗媮。
蛇为邻,虎为陬,
丹茅苦竹深幽幽。
邑人祠鬼拜古树,
竹杯一仰来烹牛。
牛死啮戄常不幸,
谁得禁止专锄钩。
借曰未信君且往,
民将语怪君听不。
仰山头,有行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张太博通判袁州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袁州地方风俗的思考和对张太博的祝福。诗中提到南方的风俗习惯,人们崇拜鬼神,蛇和虎是邻居,丹茅和苦竹生长在幽深的地方。诗人还描绘了邑人们在古树下祭祀鬼神,并用竹杯烹煮牛肉。然而,牛常常被狼啮咬,却无人能禁止这种情况。诗人借口说自己不相信这些事情,但还是送别张太博前往袁州。最后,诗人提到山头上有一艘行舟,可能是指张太博的旅途。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袁州的风俗和人们的信仰,展现了南方地区的独特风貌。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张太博的送别和祝福。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想象力,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诗人对牛被狼啮咬的描写,暗示了人们对于不幸的无奈和无法改变的现实。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