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宿南城

出自明代高启的《冬至夜雨感怀》,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īng yǔ sù nán ché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节序关何事,徒令百感生。
升沉当世事,存殁故人情。
寒在微阳气,风疏缓漏声。
他年说今夜,听雨宿南城
()
百感,升沉,世事,存殁,故人,阳气,风疏,听雨

《冬至夜雨感怀》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冬至夜雨感怀
节序关何事,徒令百感生。
升沉当世事,存殁故人情。
寒在微阳气,风疏缓漏声。
他年说今夜,听雨宿南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冬至夜晚下雨时的感怀。诗人通过雨夜的景象,唤起了他对节序变迁、人事沧桑以及故人离世的思考和感慨。他感叹着时光的流转,人事的起伏,以及对逝去的亲友的思念之情。在微弱的阳光中感受到寒冷,风吹拂着稀疏的竹篱,漏声缓缓地滴落。诗人展望着未来的岁月,期待着将来的某个时刻,他会再次回忆起今夜的雨声,倾听雨水宿落在南城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冬至夜雨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诗人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展示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对过去的回忆之情。诗中的微阳气、风疏缓漏声等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雨夜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思绪。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雨夜的回忆将会在他的心中长久留存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冬至夜雨的描绘,以及对节序变迁和故人离世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