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重阳药市

出自宋代京镗的《洞仙歌(重九药市)》,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àn chóng yáng yào sh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三年锦里,见重阳药市
车马喧阗管弦沸。
笑篱边孤寂,台上疏狂,争得似,此日西南都会。
痴儿官事了,乐与民同,况值高秋好天气。
□不羞华发,不照衰颜,聊满插、黄花一醉。
道物外、高人有时来,问混杂龙蛇,个中谁是。
唐司空图《重阳山居》诗:“满日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
药市,孤寂,疏狂,争得,都会,痴儿,官事,况值,高秋,好天气

《洞仙歌(重九药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京镗。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洞仙歌(重九药市)

三年锦里,见重阳药市。
车马喧阗管弦沸。
笑篱边孤寂,台上疏狂,争得似,此日西南都会。
痴儿官事了,乐与民同,况值高秋好天气。
□不羞华发,不照衰颜,聊满插、黄花一醉。
道物外、高人有时来,问混杂龙蛇,个中谁是。

诗词中文译文:

三年来到繁华的街市,见到了重阳药市。
车马喧闹,管弦乐声沸腾。
笑声在篱笆边孤寂,台上有人放纵,争相竞艳,
这一天是西南地区的盛会。
愚昧的人已经完成了官事,与人民一同欢乐,
何况还是在这美好的秋天里。
不需要顾忌华发的年华流逝,不照镜子看那衰老的面容,
只是醉心于插满黄花的花束。
超越尘世的高人偶尔会来,问这混杂的龙蛇,
其中又有谁是真正的高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京镗在重阳节时参观药市的场景和他与现实生活的隐喻。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被称为登高节,人们通常会登高祈福,庆祝秋天的丰收。诗人在诗中描述了车马喧闹、管弦乐声的热闹景象,展现了重阳药市的繁华和热闹气氛。

然而,在这热闹的场景之外,诗人又透露出一种孤寂和超脱的情感。他将自己比作篱笆边的一个笑声,表示自己的孤独与疏离。同时,他将台上的人形容为疏狂,暗示自己超越俗世的心态。整个诗篇将现实世界的繁华与诗人内心的超然状态相对照,表现了诗人对尘世的一种隐退和超越。

诗的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华发和衰颜的态度。他表示不羞于年华的流逝,也不去照镜子看自己的衰老面容,而是醉心于花束中的黄花,表现出对自然美好事物的追求与享受。

最后两句以问句的形式呈现,表达了诗人对超越尘世的高人的期待和追问。他希望有高人能够来到尘世,解答他对混乱世界的疑问,寻找出真正的高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重阳药市的繁华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超脱,表达了对尘世的隐退和对自然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还透露了对华发和衰颜的态度,并寄望于超越尘世的高人的到来。这首诗词展现了京镗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超脱情怀和对自然美好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京镗

京镗(1138 —1200)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1191),召为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拜右丞相,六年进左丞相,封翼国公。卒年六十三。卒后赠太保,谥文忠,后改谥庄定。有诗集七卷、词集《松坡居士乐府》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京镗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