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江山行未了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定风波(三山送卢国华,约上元重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ú xiàn jiāng shān xíng wèi liǎo,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少日犹堪话别离。
老来怕作送行诗。
极目南云无过雁。
君看。
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
父老。
不须和泪看旌旗。
后会丁宁何日□须记。
春风十日放灯时。
()

《定风波(三山送卢国华,约上元重来)》是宋代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日犹堪话别离。
老来怕作送行诗。
极目南云无过雁。
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
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
后会丁宁何日□须记。
春风十日放灯时。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辛弃疾送别好友卢国华的场景。他回首往事,感叹年少时的别离之情,而如今年老之后,却不敢再写送行的诗歌。他抬头望着远方的南方云霞,只见雁阵飞过,远去的身影。他告诉好友,就连梅花也能寄托相思之情。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情,征战江山的行程还未结束。他安慰父老们,不必因为泪水而看旌旗。他希望能在未来某个时刻与好友再次相聚,但具体的日期却无法预知。最后,他提到春风吹来十天时,将会放灯庆祝。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辛弃疾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他回顾了自己年少时的别离经历,感叹时光的飞逝和人事的无常。诗中所描绘的南方云霞和飞过的雁阵,以及寄托相思的梅花,都象征着离别和思念。辛弃疾通过梅花来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诗中还表达了辛弃疾对未来的期待和不甘心的情感。他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事情未完成,对江山的行程还未结束,因此不愿意轻易写送行的诗。他对父老们说,不必因为分别而流泪,也不必因为战争而悲伤。他希望在将来的某个时刻能够再次与友人相聚,但具体的时间却是未知的,这增加了诗中的凄凉和不确定性。

最后,诗人提到春风吹来十天时,将会放灯庆祝。这是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和庆祝的象征,也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词通过对离别、思念和未来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情感和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