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刍归去倍伤神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挽郑子敬都承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iàn chú guī qù bèi shāng shé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向来俱触相君嗔,里社追随二十春。
尚记残编灯下共,忽看华表路傍新。
行车不忍过三步,临宋应难赎百身。
岁晚空山风雨横,奠刍归去倍伤神
()
相君,追随,行车,不忍,岁晚,空山,风雨,归去,伤神

《挽郑子敬都承二首》是刘克庄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向来俱触相君嗔,
里社追随二十春。
尚记残编灯下共,
忽看华表路傍新。
行车不忍过三步,
临宋应难赎百身。
岁晚空山风雨横,
奠刍归去倍伤神。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写给郑子敬都承的挽诗。诗人表达了对已故朋友的哀悼之情,词中描绘了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和对逝去友谊的怀念之情。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离别的痛苦之感,同时也反映了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已逝友人的无尽思念之情。首句“向来俱触相君嗔”,表达了他们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彼此常常开玩笑,相互间也有些许不满。接着描述了他们二十年来在一起的经历,共同度过的岁月。

第三句“尚记残编灯下共”,描绘了他们一起读书学习的情景,灯下共同努力,互相鼓励。而第四句“忽看华表路傍新”,则突然转换了场景,表达了在友人去世后,诗人在路上看到的陌生景物,暗示着友人已经离世,世事变幻,岁月不饶人。

接下来的几句“行车不忍过三步,临宋应难赎百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之情。诗人在路上行驶时,不忍心走过去,意味着他无法面对友人的离去,愿意为友人赎罪,但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

最后两句“岁晚空山风雨横,奠刍归去倍伤神”,以自然景物来烘托诗人的悲伤心情。岁月已晚,寂静的山中风雨交加,加深了诗人内心的伤痛。奠刍指的是为死者祭奠,归去表示友人已经离去。整首诗构思巧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伤和对友谊的珍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