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池馆

出自宋代姜夔的《念奴娇(谢人惠竹榻)》,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huā chí guǎ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
楚山修竹,自娟娟、不受人间袢暑。
我醉欲眠伊伴我,一枕凉生如许。
象齿为材,花藤作面,终是无真趣。
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须信下榻殷勤,_然成梦,梦与秋相遇。
翠袖佳人来共看,漠漠风烟千亩。
蕉叶窗纱,荷花池馆,别有留人处。
此时归去,为君听尽秋雨。
()
修竹,不受,人间,袢暑,凉生,如许,花藤,真趣,直恁,清苦

《念奴娇(谢人惠竹榻)》是宋代诗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楚山修竹,自娟娟、不受人间袢暑。
我醉欲眠伊伴我,一枕凉生如许。
象齿为材,花藤作面,终是无真趣。
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须信下榻殷勤,_然成梦,梦与秋相遇。
翠袖佳人来共看,漠漠风烟千亩。
蕉叶窗纱,荷花池馆,别有留人处。
此时归去,为君听尽秋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景象。楚山上修竹茂盛,不受尘俗的热浪侵扰。诗人醉意正浓,欲要入眠,而他的伴侣带来了一枕清凉。诗中提到象牙和花藤做成的装饰,却无法真正体现童真的趣味。梅风吹拂着湿热的空气,诗人对这位朋友的清贫生活感到心疼。他劝告朋友要相信在这样温暖的床上休息,会梦见美好的事物,并与秋天相遇。一个美丽的女子穿着翠绿的衣袖前来观赏,远处是模糊的风烟和广阔的田地。窗户上挂着蕉叶制成的纱帘,池塘中盛开的荷花,有一个特别留人的地方。此时诗人要归去,为了你而倾听秋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宜人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情之间的和谐。诗中的楚山修竹和清凉的枕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清凉爽朗的感觉。象牙和花藤的装饰象征着世俗的华丽与虚无,与竹榻的简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梅风吹来的湿热气息让人感到沉闷,诗人对朋友的清贫生活感到同情和忧虑。然而,诗人在最后鼓励朋友要相信梦境的美好,希望他能在梦里遇见秋天,寻找到心灵的慰藉。诗人描述了一位美丽的佳人来到诗人身边,共同欣赏美景,给整个诗篇注入了一丝温情。最后的秋雨象征着离别和寂寞,诗人要归去,但他仍愿意为了朋友留下来,倾听秋雨的声音。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借以表达人情之感,既有对朋友的关心也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姜夔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