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废寺人诗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巷伯》,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fèi sì rén shī,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哆侈何其甚,忧伤只自知。
虽经夫子笔,不废寺人诗
()
自知,夫子笔,寺人

《杂咏一百首·巷伯》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哆侈何其甚,
忧伤只自知。
虽经夫子笔,
不废寺人诗。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叫巷伯的人物,他生活的奢侈程度何其之高,但他内心的忧伤只有他自己知道。尽管他的行为与孔子的教诲相悖,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写诗,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诗人身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巷伯的描绘,表达了一种矛盾的情感。巷伯过着奢侈的生活,他的奢侈行为与他内心的忧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凸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孤独感,他的忧伤只有他自己能够理解和承受。

诗中提到了"夫子",指的是孔子,孔子被尊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圣人。作者通过提到孔子的笔,暗示了巷伯与儒家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儒家强调节俭、谦虚、忠诚等美德,而巷伯的奢侈生活与这些价值观相悖。然而,尽管他的行为被视为不符合儒家的教诲,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诗人身份,仍然坚持写诗。

这首诗词通过对巷伯的形象塑造,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矛盾。它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对他人下定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内心世界。巷伯的存在也呼应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现象,揭示了社会上富有人物的生活方式和内心的矛盾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以巷伯为象征,探讨了人性、社会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引发人们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