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上无佳笔

出自宋代曾几的《乞笔》,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shàng wú jiā bǐ,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市上无佳笔,营求亦已劳。
护持空雪竹,束缚欠霜毫。
此物藏三穴,须公拔一毛。
不堪髯主簿,取用价能高。
()
护持,雪竹,束缚,霜毫,此物,主簿

《乞笔》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市上无佳笔,
营求亦已劳。
护持空雪竹,
束缚欠霜毫。
此物藏三穴,
须公拔一毛。
不堪髯主簿,
取用价能高。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在市场上寻找一支优秀的笔的辛苦经历。他已经努力寻找,但是仍然没有找到满意的笔。诗人提到他护持着一支空的竹子,束缚住了无法写出霜毫(指笔尖)的能力。他表示这支笔藏有三个插孔,需要有才华的人才能够拔出其中的一根毛,即指能够发现笔尖的人。他觉得自己不值得成为主管文书的人,因为他无法找到一支合适的笔,而一支好的笔能够发挥很高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寻找一支好笔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于才华和能力的追求。他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一支空竹子,没有实际的写作能力,束缚着自己无法发挥。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有才华的人,能够发现他的潜力,帮助他实现自己的价值。诗人的自嘲和无奈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们对于才华和文学的追求和重视。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传递出对于才华和能力的渴望。它揭示了作者的自我认知和对自己才华的怀疑,同时也呈现了士人在宋代时对于文学和才华的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于理想的追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