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得清声未

出自宋代曾几的《新种竹有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dé qīng shēng wèi,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此君非俗物,今岁有佳儿。
径密无人见,僧来报客知。
西家应满地,上番欲横枝。
添得清声未,君听风雨时。
()
此君,俗物,佳儿,满地,番欲,横枝,风雨

《新种竹有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这位竹子并非普通之物,
今年竹林中生出了美丽的嫩笋。
小径隐蔽无人发现,
僧人前来报告客人知晓。
西家竹林应该长满地面,
上游的竹枝也想横过小径。
竹笋的清脆声音还未增添,
请您欣赏风雨时的竹林之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竹林中新生笋的景象。竹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物之一,被赋予了坚韧、清雅、自强不息的品质。诗人以一种淡雅的笔触,表现了竹子生长的喜悦和向上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竹林中新生竹笋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竹林在春天中迅速生长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盎然和生命的奇迹。诗中的僧人报告竹笋的消息,使得这个场景更显得神秘而有趣,同时也增加了一种安静和寂静的氛围。

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竹林的茂密与竹笋的嫩绿形成鲜明的对照。竹林“径密无人见”,形容了竹林的隐蔽,而“西家应满地”则描绘了竹林的茂盛景象。竹笋被描绘为“佳儿”,用来形容它们的美丽和生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竹笋发展的期望,作者希望它们能够迅速壮大,“上番欲横枝”,并且期待它们发出悦耳的声音,“添得清声未”。这种期望也可以被理解为对人们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描绘了竹林中新生竹笋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积极向上精神的崇尚,同时也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生生不息的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