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没白鸥

出自宋代曾几的《苏秀道中大雨》,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ān bō méi bái ōu,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梅雨又时雨,苏州仍秀州。
客行无六月,农事有三秋。
云气深鸿雁,烟波没白鸥
衰年惭愧汝,物役几时休。
()
梅雨,时雨,客行,农事,云气,鸿雁,烟波,白鸥,惭愧,物役

《苏秀道中大雨》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梅雨又时雨,苏州仍秀州。
客行无六月,农事有三秋。
云气深鸿雁,烟波没白鸥。
衰年惭愧汝,物役几时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雨中的景象,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叹。诗人以苏州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触动。

赏析:
这首诗词以梅雨和时雨为开篇,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雨水,突显了潮湿的天气和湿润的土地。"梅雨"是指梅子成熟的时候,也是夏季的雨季,而"时雨"则是指时时有雨。通过描述雨水的连绵不断,诗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生不息的力量。

接下来,诗人以苏州为代表,将其称为"秀州",赞美了苏州的美丽和秀丽。苏州素有"东方娇子"之称,以其秀丽的园林和水乡风情而闻名于世。这里,诗人通过将苏州与"秀州"相对应,强调了其独特的美丽和魅力。

然后,诗人提到了客行没有六月的情景。这里的"六月"指的是夏季,而"客行无六月"则表示诗人在外旅行,错过了夏季的景色。这种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接着,诗人描述了农事有三秋的情景。"三秋"指的是一年中的秋天,这里指的是农民的劳作和农田的季节性变化。通过描绘农事的循环和季节变化,诗人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颂,并反思了生活的规律和无常。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运用象征手法,以鸿雁和白鸥来象征人生和命运的起伏。"云气深鸿雁"表达了鸿雁在云雾中飞行的景象,暗示人生中的坎坷和困难。"烟波没白鸥"描绘了烟雾弥漫的水面上白鸥的消失,象征着人生中的离别和失去。这些象征意味着诗人对自己衰老和逝去时光的忧虑和感慨。

最后两句"衰年惭愧汝,物役几时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事已高的惭愧之情以及对生活琐事的疲倦和厌倦。诗人希望能够解脱于繁忙的世事之中,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悔。诗人通过对雨水、苏州、客行、农事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生活的变化与无常,以及对时间流逝和命运的思考。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