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鸠劬劬屋上鸣

出自宋代文同的《久雨》,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án jiū qú qú wū shàng mí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寒鸠劬劬屋上鸣,欲使此雨何时晴。
山中有客抱幽郁,日日起望东方明。
今朝晚霞发光焰,喜极再拜当西楹。
须臾云阴又蒙没,遣我涕泪流沾缨。
()
有客,日日,晚霞,发光,再拜,涕泪

《久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鸠劬劬屋上鸣,
欲使此雨何时晴。
山中有客抱幽郁,
日日起望东方明。
今朝晚霞发光焰,
喜极再拜当西楹。
须臾云阴又蒙没,
遣我涕泪流沾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长时间下雨的景象,作者借助一只寒鸠的鸣叫来表达自己对雨停的期望。山中有一位客人,他怀揣忧愁,每天都起身望向东方的明亮。在今天的黄昏,晚霞发出耀眼的光芒,使作者兴奋得连连拜谢。然而,转眼间云层又重新笼罩,使得作者感伤悲泣,泪水湿透了他的衣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长时间雨水的期盼和对转瞬即逝的晴朗的喜悦之情。诗中的寒鸠可以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人们对好天气的渴望,而山中的客人则象征着闷闷不乐的心情。作者通过描绘夜晚的晚霞和瞬息即逝的美景,表达了生活中喜悦与苦痛的交替,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起伏和对美好时刻的渴望。

诗中使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描写,如“寒鸠劬劬屋上鸣”形容寒鸠在屋顶上努力地鸣叫,表达了作者对雨停的渴望之情;“今朝晚霞发光焰,喜极再拜当西楹”则表达了作者对晴朗天空的欣喜之情。这些描写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

总之,《久雨》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改变境遇、渴望美好的情感。它既展现了生活中的矛盾和变幻无常,又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时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文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