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风指短垣

出自宋代文同的《秋子》,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ī fēng zhǐ duǎn yuá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袅袅复翻翻,封条压树繁。
群芳非姊妹,乱实见儿孙。
荫日临虚槛,披风指短垣
主公无奈尔,常为醉幽轩。
()
袅袅,翻翻,封条,群芳,姊妹,儿孙,披风,短垣,主公

《秋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袅袅复翻翻,
轻柔的纱帘飘动不断,
封条压树繁。
密密的封条压弯了繁茂的树枝。

群芳非姊妹,
花朵们并不是姐妹,
乱实见儿孙。
花果杂乱地生长,看见了一片新芽。

荫日临虚槛,
树荫投射在空虚的门槛上,
披风指短垣。
风吹动着披风,指向矮墙。

主公无奈尔,
主人无奈于此,
常为醉幽轩。
常常独自沉醉在幽静的轩窗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寂静的秋日氛围以及主人的孤寂和无奈之情。

诗中的"袅袅复翻翻"形容纱帘轻柔地飘动,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清幽的感觉。"封条压树繁"描述了封条的密集,使得繁茂的树枝被压弯。这种对比形成了一种寂静而压抑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内心的孤独和困扰。

接下来的两句"群芳非姊妹,乱实见儿孙"表达了花朵和果实的杂乱生长,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新生的希望。"荫日临虚槛,披风指短垣"描绘了树荫投射在空虚的门槛上,风吹动披风的景象。这些描写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寂静和凄凉感。

最后两句"主公无奈尔,常为醉幽轩"表达了主人沉醉在幽静的轩窗间的常态,无奈地面对现实的境遇。整首诗以一个秋日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表达了主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之情。整体诗意深沉而富有哲理,给人一种静谧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文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