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未扫檐垂溜

出自宋代周必大的《次韵程泰之正字奉祠惠照院咏雪五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ài mén wèi sǎo yán chuí liū,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剥啄朝来送好音,唱妍酬丽自书林。
柴门未扫檐垂溜,笔退谁知抱膝吟。
()
剥啄,朝来,书林,柴门,抱膝

这首诗词是宋代周必大创作的《次韵程泰之正字奉祠惠照院咏雪五首》。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剥啄朝来送好音,
唱妍酬丽自书林。
柴门未扫檐垂溜,
笔退谁知抱膝吟。

中文译文:
早晨鸟儿啄食着送来美好的声音,
歌唱和美丽的回应自然而然地流淌在书林间。
柴门尚未打扫,屋檐上挂着冰滴,
退下的笔谁能理解抱膝而坐的吟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以及作者在此时的心境和情感。诗人用鸟儿啄食的声音来开篇,将自然界的美好音乐与人间的美景相结合。他说自己唱歌并回应自然,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柴门未扫和屋檐上挂着冰滴的景象,暗示着冬天的寒冷和室内的冷清。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退下的笔和抱膝而坐的吟咏,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孤独和无奈的体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与读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共鸣和情感共鸣。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道出了作者的情感世界,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周必大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周必大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