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犹带曳裙霞

出自宋代周必大的《七月十五日邦衡用前韵送薰衣香二贴次韵为谢》,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xiāng yóu dài yè qún xiá,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天香犹带曳裙霞,银合行参到阙茶。
賸馥欲沾吾臭味,普薰聊发善萌芽。
心清此去夸僧舍,意可由来出内家。
乞与博山添正气,崭岩曾辱更生嘉。
()
臭味,萌芽,僧舍,由来,正气

《七月十五日邦衡用前韵送薰衣香二贴次韵为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必大。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香犹带曳裙霞,
银合行参到阙茶。
剩馥欲沾吾臭味,
普薰聊发善萌芽。
心清此去夸僧舍,
意可由来出内家。
乞与博山添正气,
崭岩曾辱更生嘉。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香气扑鼻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香气的喜爱,并通过香气的比喻,表达了对自身修行境界的追求和对道德美德的推崇。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香气的形象作为开篇,用“天香犹带曳裙霞”来形容香气的浓郁和飘逸。接着,诗中提到了银合行参到阙茶,暗示着诗人送上了名贵的茶叶,以表达自己的谢意。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修行追求。他说剩馥(香气)想要沾染上他的“臭味”,表示他希望香气能够与他融合,使他内外兼修,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他相信香气的滋润能够使美德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虔诚修行和道德修养的追求。他说自己心清意正,夸耀僧舍的清净和高尚;同时,他也认为这种追求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信念和品德。最后两句表达了希望能够向博山一样增添正气,重新焕发生机和美好。

这首诗词通过对香气的描绘,寓意着对美德和修行追求的赞美。作者通过香气的隐喻,表达了对内心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对道德美德的推崇,展现了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词以清新、雅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和对美好境界的向往,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周必大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周必大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