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柳东风陌

出自宋代陈允平的《迎春乐》,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èn liǔ dōng fēng mò,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江湖十载疏狂迹。
红尘里、倦游客。
驻雕鞍、问柳东风陌
花底帽、低欹侧。
斗酒百篇呼太白。
傲人世、醉中一息。
何日归赋来,水之南、云之北。
()
疏狂,游客,底帽,太白,傲人世,一息

《迎春乐》是宋代诗人陈允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湖十载疏狂迹。
红尘里、倦游客。
驻雕鞍、问柳东风陌。
花底帽、低欹侧。
斗酒百篇呼太白。
傲人世、醉中一息。
何日归赋来,水之南、云之北。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历江湖多年的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诗人感叹自己在江湖中历经十年的风雨洗礼,变得疏离和放荡。他觉得自己在红尘中的旅途已经疲倦不堪。他停下马蹄,向路边的柳树问候春天的到来。他的帽子低垂在花丛中,似乎倾向一侧。他豪饮百篇诗文,呼唤太白(指杜甫)的灵感。他骄傲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仿佛醉倒在其中,只剩下一口气。他期待着何时能够回归并完成他的作品,无论是在水的南方还是云的北方。

赏析:
《迎春乐》通过描绘诗人的旅途经历和内心感受,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归宿的渴望。诗中使用了富有意境的描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对旅途疲惫的倦怠之情。诗人以倦游客的身份,驻足在春天的道路上,向柳树打听春天的消息,这种寻求与自然的互动,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与寄托的渴望。诗中的“斗酒百篇呼太白”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崇敬和追求,同时也显示出诗人豪情的一面。最后两句“何日归赋来,水之南、云之北”表达了诗人对归家创作的渴望,不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他都渴望能够回到家园,完成自己的作品。整首诗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时代特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陈允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