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观红日出扶桑

出自宋代邵雍的《为客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uò guān hóng rì chū fú sā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忽忆东朐为客日,壮心初见水云乡。
岛夷居处邻荒服,潮水来时杂海商。
卧看苍溟围大块,坐观红日出扶桑
虚生虚死人何限,男子之称不易当。
()
荒服,潮水,海商,大块,坐观,红日,扶桑,死人,何限,男子

《为客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忽忆东朐为客日,
突然回忆起曾为客人的日子,
壮心初见水云乡。
年轻时第一次见到水云乡。
岛夷居处邻荒服,
岛上的居民与荒服的人相邻,
潮水来时杂海商。
潮水涨起时,海商纷纷来往。
卧看苍溟围大块,
躺着看苍茫的海洋环绕大地,
坐观红日出扶桑。
坐着观看红日升起在扶桑之上。
虚生虚死人何限,
虚无的生与死对人有何限制,
男子之称不易当。
男子的称号并非易得。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东朐(指东海之东)作客时的景象和感受。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第一次来到水云乡,充满了壮志豪情。他描述了岛夷与荒服的相邻居住,潮水涨起时,海商纷纷来往的场景。作者躺卧着看着苍茫的大海环绕着大地,坐着观赏红日从扶桑升起。最后,他提到虚生虚死对人有何限制,男子的称号并不容易获得。

这首诗词的意境清新自然,描绘了作者在东朐的客居生活和对海洋、自然的感慨。其中,水云乡和扶桑都是指东海地区,突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好。诗中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虚生虚死反映了生死的虚幻和无常,而男子之称不易当则表达了男子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和压力。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东朐客居经历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男子身份和人生意义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