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欲断缘缘愈重

出自宋代邵雍的《学佛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àng yù duàn yuán yuán yù zhò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饱食丰衣不易过,日长时节奈愁何。
求名少日投宣圣,怕死老年亲释迦。
妄欲断缘缘愈重,徼求去病病还多。
长江一片常如練,幸自无风又起波。
()

《学佛吟》是宋代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饱食丰衣不易过,
日长时节奈愁何。
求名少日投宣圣,
怕死老年亲释迦。

饱食丰衣的生活并不容易度过,
白天漫长,季节流转,我又有何愁。
年轻时追求名利,投身于儒家思想,
到了晚年,开始害怕死亡,更加亲近佛教。

妄欲断缘缘愈重,
徼求去病病还多。
长江一片常如练,
幸自无风又起波。

无谋的欲望使人的纠缠更加深重,
追求解脱痛苦的同时,病痛也更多。
长江一片水面平静如练,
幸运的是,没有风却掀起波澜。

这首诗词表达了邵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佛教的倾向。他认为饱食丰衣的物质生活并不容易过好,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给他带来了烦恼。年轻时,他追求名利,但到了晚年,他开始害怕死亡,更加亲近佛教,希望通过信仰寻求解脱。然而,他意识到欲望会加深人的纠缠,同时也带来更多的病苦。最后,他以长江的景象比喻人生,虽然表面上平静,但仍然会有起伏波澜。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追求和现实困境的思考。他认识到凡事都有两面性,物质生活的追求和欲望的满足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解脱和幸福。这首诗词同时也反映了邵雍对佛教的倾向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