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之盛事

出自宋代邵雍的《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g shí zhī shèng sh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君为陕县令,我实康公孙。
始祖有遗烈,托君访春存。
夫君有诗来,题云石柱村。
石柱之始立,於古无所根。
就勒分陕铭,惟唐人之言。
既历年所多,首尾无完文。
难以从考正,将焉求其源。
我患读书寡。
知识无过人。
经书史传外,不能破群昏。
从长卿公羊,宜自陕而分。
从君陈毕命,宜成周而云。
二者兼取之,於义似或尊。
分政东西郊,可以陕洛论。
此说如近之,庶几缓纷纭。
甘棠之蔽芾,石柱之青新。
当时之盛事,予不得而亲。
二南之正化,二公之清芬。
千载之美谈,予可得而闻。
弃经而任传,儒者固不遵。
作诗以明之,驰此庸报君。
()
始祖,遗烈,访春,夫君,石柱
你为陕县令,我是康公。
始祖有遣烈,拜托您访春存在。
国君有诗来,题目说石柱村。
石柱的设立,在古代没有根基。
到勒分陕铭,只有唐人的话。
已经多年的多,首尾不完文章。
难以从考证,哪里找它的源头。
我患读书少。
知识没有过错的人。
经书史传外,不能破群昏。
从长卿公羊,应该从陕州来分。
向您陈述结束生命,应该成周而说。
二者兼取的,在义似乎有尊。
分政束西郊,可以用陕洛论。
这一说法如近的,也许缓慢复杂。
甘棠的遮蔽芾,石柱的青新。
当时盛行的事,我不能再亲近。
二南之正化,二公的清香。
千年的美丽谈,我可以听到。
弃经而任传,儒家的人本不遵。
作诗来说明的,乘这怎么通知你。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