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木叶不吹根

出自宋代邵雍的《风吹木叶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g chuī mù yè bù chuī gē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风吹木叶不吹根,慎勿将根苦自陈。
天子旧都闲好住,圣人馀事冗休论。
长年国里神仙侣,安乐窝中富贵人。
万水千山行已遍,归来认得自家身。
()
木叶,苦自陈,天子,闲好住,长年,神仙侣,安乐窝,富贵,归来,认得

《风吹木叶吟》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吹木叶不吹根,
慎勿将根苦自陈。
天子旧都闲好住,
圣人馀事冗休论。

长年国里神仙侣,
安乐窝中富贵人。
万水千山行已遍,
归来认得自家身。

译文:
风吹动木叶不会吹动它的根,
谨慎地不要将自己的痛苦诉说。
天子曾经的都城现在宁静而安逸,
圣人不再讨论琐碎的事情。

长年在国内与神仙为伴,
安居乐业的富贵人们。
行走过万水千山已经遍及,
回来时认识自己的身份。

诗意和赏析:
《风吹木叶吟》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通过描绘风吹动木叶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深层的意境和哲理。

诗的开篇,作者以风吹动木叶不吹动根的形象,寄寓出一个人在外部环境的变迁中,内心的坚定与稳定。这里作者通过"木叶"和"根"的比喻,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动摇内心,要保持内心的坚韧。

接着,诗中提到天子旧都的宁静和圣人的冷静。天子旧都闲好住,表明了都城的宁静和安逸,而圣人则不再讨论琐碎的事情,以此暗示着在宁静的环境中,应该追求高尚的境界,超越世俗的纷扰。

下半部分的诗句,描述了长年在国内与神仙为伴的人们,以及安居乐业的富贵人们。这里通过描绘与神仙为伴和富贵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人们追求安逸和享受的心态。

最后两句"万水千山行已遍,归来认得自家身"则表达了一个人经历了千山万水的旅程,最终回归自己的本真。这里的"万水千山"可以理解为人生的历程,而"归来认得自家身"则强调了人应该寻找自己内心的归属和真实的自我。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一个人在外界环境变迁中应该保持内心坚定和寻找内心归属的主题。它教导人们在世俗纷扰中保持淡定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卓越。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