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乃正三监罪

出自宋代邵雍的《观棋小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èr nián nǎi zhèng sān jiān zuì,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谁言博奕尚优游,利害相磨未始休。
初得手时宜顾望,合行权处菲迟留。
二年乃正三监罪,七日能尸两观囚。
天下太平无一事,南阳高卧更何求。
()
优游,利害,未始,得手,顾望,两观囚,一事,何求

《观棋小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谁言博奕尚优游,
利害相磨未始休。
初得手时宜顾望,
合行权处菲迟留。
二年乃正三监罪,
七日能尸两观囚。
天下太平无一事,
南阳高卧更何求。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观棋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和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人以观棋比喻人生,表达了对人生道路上的利害纷争和沉重压力的感叹,同时表达了对宁静安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棋局,折射出人生的喜怒哀乐。诗中的"博奕"指的是下棋,"优游"表示闲适自在。诗人谈到下棋时的利害相互磨合,暗喻了人生中各种利益冲突和纷扰不休的现实。在人生旅途中,初得成功时应谨慎观望,权衡利弊。而在选择正确的时机行动时,可能会有所迟疑和迟缓。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两年后被监禁的情景,以及七天后两个监狱囚犯的死亡。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悲叹,暗示了那个时代的黑暗和残酷。然而,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表示他不再追求名利,而是渴望过上安逸宁静的生活,以南阳高卧为比喻。

整首诗词通过对下棋的描绘,折射出人生的曲折和沉重,以及对安逸宁静生活的向往。它反映了邵雍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