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同始见山河壮

出自宋代邵雍的《观有唐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íng tóng shǐ jiàn shān hé zhuà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天生神武奠中央,不尔群凶未易攘。
贞观若无风凛凛,开元安有气扬扬。
凭同始见山河壮,入夏方知日月长。
三百年间能浑一,事虽成往道弥光。
()
贞观,无风,凛凛,扬扬,山河,入夏,日月

《观有唐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观察唐朝之吟唱,
天生神武奠中央。
不是轻易能铲除,
群凶仍未彻底消亡。
贞观时期虽然没有风霜的严寒,
开元时期却有傲然昂扬之气。
凭借同样的起点,我们见到了山河的壮丽景象,
到了夏天才能真正感受到日月的长久。
三百年间,能够统一天下,
尽管过去的事情已经完成,道义的光辉仍然存在。

诗意:
《观有唐吟》这首诗词以唐朝为背景,表达了对唐朝盛世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贞观和开元时期的对比,展现了唐朝的兴盛和衰落。尽管唐朝在贞观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到了开元时期,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风采。然而,诗人认为唐朝统一天下的壮丽景象依然令人叹服,虽然过去的事业已经完成,但历史的光辉仍然闪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唐朝历史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历史的兴衰往复。诗中运用了对贞观和开元时期的对比,以及山河的壮丽景象和日月的长久来表达诗人对唐朝辉煌时期和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唐朝的兴盛和衰落,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洞察和对历史价值的思考。

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中运用了反复对比的手法,通过对唐朝历史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历史价值的肯定。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贞观和开元时期的描述,展示了历史变迁中的兴衰无常。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唐朝盛世的辉煌和历史的光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