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事靡諐

出自南北朝沈约的《梁三朝雅乐歌 雍雅 一》,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ng shì mí qiā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
明明在上。
其仪有序。
终事靡諐
收铏撤俎。
乃升乃降。
和乐备举。
天德莫违。
人谋是与。
敬行礼达。
兹焉燕语。
()
有序,行礼,燕语

《梁三朝雅乐歌 雍雅 一》是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作者是沈约。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明在上,其仪有序。
终事靡諐,收铏撤俎。
乃升乃降,和乐备举。
天德莫违,人谋是与。
敬行礼达,兹焉燕语。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南北朝时期梁朝的雅乐场面。它强调了乐舞仪式的庄重和整齐,并表达了对天命和人事的敬畏。诗人通过描绘礼仪的严肃和庄重来表达对朝廷和帝王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梁朝时期雅乐的盛况。诗中的"明明在上"表明朝廷的威严和权威,"其仪有序"则强调了礼仪的整齐和庄重。"终事靡諐"表示整个仪式非常庄重,没有任何的瑕疵。"收铏撤俎"指的是整理、收起乐器和祭器,象征着仪式的结束。"乃升乃降,和乐备举"描述了乐舞的起伏和和谐的氛围。"天德莫违,人谋是与"表达了对天命的顺从和对人事的合作。"敬行礼达"强调了对礼仪的恪守和尊重。最后一句"兹焉燕语"则暗示了仪式结束后的雅乐交流和欢乐的气氛。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梁朝雅乐的赞美和敬仰之情。通过描绘庄重而整齐的乐舞场面,诗人展现了梁朝朝廷的庄严和权威。整首诗充满了对礼仪和秩序的讴歌,同时也表达了对天命的顺从和对人事的合作态度。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鲜明的意境,展现了南北朝时期雅乐的盛况和文化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沈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