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吾卜城东

出自宋代晁补之的《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wú bo chéng dō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
昔吾卜城东,今吾卜城中。
只畏盗贼迫,安知廛市同。
畚锸运渤海,操蛇应未穷。
无乃遭此笑,君如北山翁。
()
盗贼,畚锸,无乃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是一首宋代晁补之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昔吾卜城东,今吾卜城中。
从前我曾卜问居住于城东,现在我再次卜问,发现我居住在城中。
只畏盗贼迫,安知廛市同。
我只担心盗贼的威胁,怎么知道安居乐业与繁华市场相伴。
畚锸运渤海,操蛇应未穷。
用牛腿做的工具运输货物到渤海,捕捉蛇的技能应该还没有穷尽。
无乃遭此笑,君如北山翁。
难道我因此而遭受嘲笑,你就像北山的老人一样。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变迁的思考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人曾居住在城东,现在却居住在城中,这种变化让他感到困惑和迷茫。他担心盗贼的威胁,但同时也在思考是否只有安居乐业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与满足,是否繁华市场的生活方式更加值得追求。

诗中提到畚锸运渤海,操蛇应未穷,这些都是与平凡的劳作和生活相关的形象。诗人可能在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方式,他的努力是否能够得到回报,是否会被人嘲笑。最后一句中的北山翁是指北山的老人,可能是以一个智慧和沉稳的形象示人,与诗人自己的心境形成对比。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自身处境的疑问,展示了对生活意义的探索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通过对劳作与繁华、安宁与迷茫的对比,诗人呈现了一种思考人生真谛的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