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指青崖路

出自宋代毛滂的《雨中采石菖蒲》,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ǎo rén wéi zhǐ qīng yá l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小雨蒙茸湿槿花,卧云鸡犬是谁家。
老人为指青崖路,童子能寻碧玉芽。
()
蒙茸,老人,童子,碧玉

《雨中采石菖蒲》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毛滂。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雨蒙茸湿槿花,
卧云鸡犬是谁家。
老人为指青崖路,
童子能寻碧玉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中的景象,以及老人和童子在这个景象中的行动。雨水轻柔地洒落在槿花上,使花朵湿润。云彩低垂,仿佛是属于某个家庭的鸡和犬。老人在雨中指引着通往青崖的路,而童子则能够找到隐藏在青崖上的碧玉芽。

赏析:
这首诗以雨中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雨水洒在槿花上、云彩低垂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静谧、温柔的氛围。诗中的老人和童子象征着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他们在雨中的行动展示了不同的能力和智慧。老人作为长者,以他的经验和智慧指引着通往青崖的路,而童子则展示了年轻人的敏锐和能力,能够找到隐藏在青崖上的珍贵之物。整首诗传达了一种互相扶持、相互依存的意境,强调了不同年龄阶段人的价值和重要性。

此外,诗中运用了意象的手法,将雨水、槿花、云彩等具体的形象与人物的行动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展示了生活中微小而美好的瞬间。

总之,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隐喻手法展示了雨中的景象和人物的行动,表达了生活中的和谐与美好。它既展示了不同年龄阶段人的智慧和能力,又传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给人以宁静和温暖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毛滂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