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学娇儿啼

出自宋代毛滂的《过静林寺用琳老韵作四绝句》,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uán xué jiāo ér tí,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且来东堂日,相值柳桥西。
痴莺吊落花,全学娇儿啼
()
相值,痴莺,落花

《过静林寺用琳老韵作四绝句》是宋代诗人毛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且来东堂日,相值柳桥西。
痴莺吊落花,全学娇儿啼。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游览静林寺的情景。作者在东堂遇到了一个人,一起走到柳桥的西边。在柳桥的附近,一只痴情的黄莺停在落花上,发出悲咽的鸣叫声,仿佛在模仿娇儿的啼哭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巧妙的语言描绘了静林寺的景色和一系列细节,展示了毛滂独特的艺术才华。整首诗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每句都含有独立的意境。

首句“且来东堂日,相值柳桥西”,通过动词和名词的简洁运用,表达了作者与另一个人在东堂相遇,一同走到柳桥西边的情景。这里东堂和柳桥都是寺庙中的景点,给人以宁静和清幽的感觉。

第二句“痴莺吊落花”,通过描写一只痴情的黄莺停在落花上,发出悲咽的鸣叫声,表达了动人的场景。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美景,还传递了一种深情的情感。

最后一句“全学娇儿啼”,通过将痴莺的啼声与娇儿的啼哭声进行类比,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这种巧妙的比喻增强了整首诗的韵律和感染力。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它展示了毛滂对于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对情感的细腻表达,给人以清新、深沉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毛滂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