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驾行将鞭

出自宋代苏辙的《送杨孟容朝奉西归》,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uī jià xíng jiāng biā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三十始去家,四十初南迁。
五十复还朝,白发正纷然。
故人従西来,鞍马何联翩。
握手得一笑,喜我犹生全。
别离多忧患,梦觉非因缘。
惟余归耕计,粗有山下田。
久糜太仓粟,空愧乡党贤。
老兄当治行,令德齐高年。
幸此民事清,未厌军垒偏。
父老携壶浆,稚子迎道边。
应有故相识,问我何当旋。
君恩闵衰病,归驾行将鞭
()
白发,纷然,故人,鞍马,握手,一笑,生全

《送杨孟容朝奉西归》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述了苏辙与杨孟容相别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苦和对友情的珍视。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十始去家,四十初南迁。
五十复还朝,白发正纷然。
故人従西来,鞍马何联翩。
握手得一笑,喜我犹生全。
别离多忧患,梦觉非因缘。
惟余归耕计,粗有山下田。
久糜太仓粟,空愧乡党贤。
老兄当治行,令德齐高年。
幸此民事清,未厌军垒偏。
父老携壶浆,稚子迎道边。
应有故相识,问我何当旋。
君恩闵衰病,归驾行将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与杨孟容分别的情景。苏辙在三十岁时离开家乡,四十岁时南迁,五十岁时又返回朝廷,他的头发已经开始变白。故人杨孟容从西方来到,骑着马匹飞驰而至。他们握手相别,相互笑容,苏辙高兴地发现自己还健在。离别带来了很多忧虑和困扰,但苏辙认为这并非命中注定的。他决定回归田园生活,拥有一片山下的田地。长时间的离开使得他的粮仓空空如也,他感到惭愧,觉得辜负了乡亲们的期望。他希望杨孟容能在治理国家时表现出卓越的才德,使国家的事务清明,他自己也并不厌倦在军中征战。在苏辙回家的路上,父老们提着酒壶迎接他,年幼的孩子们也在路边迎接。他希望能与曾经熟识的人重逢,问他何时能回来。苏辙得知杨孟容身体渐衰,即将归驾,希望他早日归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苏辙与杨孟容的离别情景。诗中展现了离别的忧伤和别后的思念之情。苏辙表达了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杨孟容的祝福和期望。诗中融入了对田园生活和军旅生涯的思考,体现了苏辙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兴衰的思考。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在离别中的复杂情感,通过描绘细腻的画面,使读者感受到了离别之痛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