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头种种斗尖新

出自宋代苏辙的《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ā tóu zhǒng zhǒng dòu jiān xī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潩上名园似洛滨,花头种种斗尖新
共传青帝开金屋,欲遣姚黄比玉真。
秦岭犹应篆诗句,杜鹃直恐降天神。
老人发少花头重,起舞欹斜酒力匀。
()
名园,花头,尖新,青帝,金屋,诗句,天神,老人,起舞,欹斜,酒力

《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潩上名园似洛滨,
花头种种斗尖新。
共传青帝开金屋,
欲遣姚黄比玉真。
秦岭犹应篆诗句,
杜鹃直恐降天神。
老人发少花头重,
起舞欹斜酒力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以千叶牡丹为主题的景象。诗中描述了一个名为潩上的花园,宛如洛水边的景色。牡丹花朵各式各样,争奇斗艳,新奇的品种层出不穷。传说中,这些美丽的牡丹花是青帝开启金屋时所散发的,它们想要超越玉石的美丽。诗中还提到了秦岭,暗示着这些牡丹花甚至可以成为篆刻诗句的灵感来源。杜鹃花的美丽甚至令天神都感到惊叹。最后,诗人描绘了一个老人,他虽然年纪已大,但舞蹈起来依然风采犹存,酒力均匀,展示了他的精神风貌。

赏析:
苏辙借千叶牡丹之美,通过形容花园景色和花朵的竞争,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探索的渴望。他将牡丹花与传说中的青帝和姚黄相提并论,以突出其绝世的美丽。诗中的秦岭象征着古代文化的底蕴,显示了牡丹花的雅致和高贵。而杜鹃花则以其独特的美丽形象,进一步强调了牡丹花的非凡之处。最后,苏辙通过描绘老人的形象,传达了对智慧和精神的崇敬,以及对人生晚年仍然保持活力和热情的讴歌。

整首诗词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通过对花园景色和花朵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苏辙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通过对老人形象的塑造,诗人也表达了对老年人智慧和精神力量的崇敬与赞颂。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展示了自然之美,又体现了人生智慧和精神的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