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霰初鸣瓦

出自宋代苏辙的《腊雪五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í sǎn chū míng wǎ,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骄阳不能久,密雪自相催。
急霰初鸣瓦,飞花旋集台。
著人消瘴疫,覆麦长根荄。
欲试樽中物,门前问客来。
()
声闻,簌簌,蒙蒙,倾斜,丰登,多事,欢喜,三农

《腊雪五首》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冬天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腊雪五首

骄阳不能久,
阳光灿烂的日子难以持久,
密雪自相催。
大雪纷纷扑面而来。

急霰初鸣瓦,
冰雹急速地敲击着屋瓦,
飞花旋集台。
飞舞的花朵纷纷聚集在台上。

著人消瘴疫,
这雪使人们远离疫病,
覆麦长根荄。
覆盖在麦田上,让麦苗得以安全生长。

欲试樽中物,
想要品尝壶中的美酒,
门前问客来。
在门前迎接来访的客人。

诗意和赏析:
《腊雪五首》通过描绘冬天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冬日的寒冷和安宁。诗中以阳光无法持久的暖意和大雪的繁盛形成对比,强调了冬天的严寒和雪的浩大。作者以急霰敲击屋瓦和飞舞的花朵聚集在台上的描写,生动地描绘了大雪纷飞的场景。在第三、四句中,苏辙提到雪能消除瘴疫,保护麦苗,显示出雪的正面作用。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美酒的向往,并期待门前的客人到来,展示了冬日温暖亲切的人情风景。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冬天的特点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到冬日的世界,感受到冬天的寒冷、纯净和宁静。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人情风景,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期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