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霜髭渐满颐

出自宋代苏辙的《戏次前韵寄王巩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ǎn rǎn shuāng zī jiàn mǎn yí,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细竹寒花出短{上四下离},故山耕耒手曾持。
宦游暂比凫鷖集,归计长遭句偻欺。
歌舞梦回空历记,友朋飞去自难縻。
悠悠後会须经岁,冉冉霜髭渐满颐
()
宦游,凫鷖集,友朋,飞去,自难縻,经岁

《戏次前韵寄王巩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细竹寒花出短{上四下离},
婉约的竹子在寒冷的季节开出了短暂的花朵,
故山耕耒手曾持。
曾经我手持犁耕作于故土之山。

宦游暂比凫鷖集,
我在宦海中短暂地与凫鷖(指文人士)聚集,
归计长遭句偻欺。
但我的归程长久以来一直受到句偻(指小人)的欺凌。

歌舞梦回空历记,
歌舞梦回,空悲历史的记载,
友朋飞去自难縻。
友谊和伙伴们离去,自然难以维系。

悠悠后会须经岁,
悠悠岁月流逝,后会需要经历岁月的考验,
冉冉霜髭渐满颐。
稚嫩的胡须逐渐填满颐颜。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于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他描绘了寒冷季节中细竹开放的景象,暗喻自己在宦海中的短暂荣华。然而,归乡后却遭受小人的欺凌,友谊和伙伴们也渐行渐远。诗人感叹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后会之约的期盼,同时也呈现了他日渐成熟的状态。

这首诗词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生活的起伏和人生的变迁,展现了苏辙对于人事不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感染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