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种已迟空怅望

出自宋代苏辙的《白须》,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à zhǒng yǐ chí kōng chàng wà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少年不办求良药,老病无疑生白须。
下种已迟空怅望,无心犹幸省工夫。
虚明对面谁知我,宠辱当前莫问渠。
自顷闭门今十载,此生毕竟得如愚。
()
少年,良药,怅望,无心,工夫,明对面,宠辱,问渠,自顷,闭门

《白须》是苏辙的一首诗词,他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年不办求良药,
老病无疑生白须。
下种已迟空怅望,
无心犹幸省工夫。
虚明对面谁知我,
宠辱当前莫问渠。
自顷闭门今十载,
此生毕竟得如愚。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少时不重视养生的懊悔和对老年疾病的无奈。诗人感慨自己年轻时没有重视寻求良药,导致老年时的疾病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白须(白发)。他对自己年轻时种下的种子(不良习惯)现在已经太晚了,只能空怅望。然而,虽然他已经没有精力去努力,但他仍然庆幸自己没有心思去追求虚名和名利,也没有问过宠辱之事。作者闭门思过已经十年,他认为自己这一生终究是过得愚昧无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自己年少时的轻疏和老年时的懊悔,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读者要珍惜年轻时的机会,重视养生和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诗中的白须象征着老年和衰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不可挽回的忧虑和无奈。诗人通过自嘲和自省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反思,以及对虚名和功利的冷静态度。

整首诗词的语言简练而含蓄,情感真挚而深沉。它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养生和价值观的思考。诗人的坦诚和无悔的态度传递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以及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真正有意义的事物。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