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意知无罪

出自宋代苏辙的《范丞相尧夫挽词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ūn yì zhī wú zuì,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南迁头已白,北返病初加。
君意知无罪,天心许到家。
同朝曾忝旧,握手一长嗟。
时事纷无已,还应付棣华。
()
无罪,到家,同朝,握手,时事,应付

《范丞相尧夫挽词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迁头已白,北返病初加。
君意知无罪,天心许到家。
同朝曾忝旧,握手一长嗟。
时事纷无已,还应付棣华。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苏辙挽词范仲淹的场景。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经南迁辅佐时任北宋皇帝,后因病返回北方。苏辙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范仲淹的敬意和思念,同时也揭示了时事纷乱的局面。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入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的敬仰和思念之情。首句写道:“南迁头已白,北返病初加”,描绘了范仲淹历经岁月的辛劳和身体的衰老。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清白无辜的认知:“君意知无罪,天心许到家”,说明范仲淹遭受的困境并非他的过错,而天意会接纳他回归故土。

诗的下半部分,苏辙提到自己曾与范仲淹同朝,感叹时光荏苒:“同朝曾忝旧,握手一长嗟”。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的敬佩之情,也表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时事纷无已,还应付棣华”,则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和政治纷争。诗词以范仲淹为主题,却通过表达对范仲淹的敬仰和对当时时事的触动,展示了作者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苏辙对范仲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动荡和纷争。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展现了苏辙的才华和对时代变迁的洞察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