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归朝今不久

出自宋代苏辙的《李邦直见邀终日对卧南城亭上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én shuō guī cháo jīn bù jiǔ,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一径坡陁草木间,孤亭胜绝俯川原。
青天图画四山合,白画雷霆百步喧。
烟柳萧条渔市远,汀洲苍莽白鸥翻。
客舟何事来匆草,逆上波涛吐复吞。
东来无事得遨游,会使清闲亦自由。
拨弃簿书成一饱,留连语笑失千忧。
旧书半卷都如梦,清簟横眠似欲秋。
闻说归朝今不久,尘埃还有此亭不?知
()

《李邦直见邀终日对卧南城亭上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条小径穿过坡陁的草木间,独立的亭子俯瞰着川原。青天如画,四座山峰连绵不断;白云如画,雷声震耳欲聋。烟雾笼罩的柳树在渔市的远处凋零,汀洲上的苍茫广阔中,白鸥翻飞。客船究竟为何匆忙而来,逆波而上,时而喷吐,时而吞噬。东方的归来没有任何烦忧,使我能够畅游自在。摒弃繁琐的公务,一饱眼福,留连其中,言语笑声中失却了千般忧愁。旧书半卷如同一场梦境,清凉的席梦思上躺卧仿佛已到了秋天。听说归朝已不久,尘埃中是否还有这座亭子?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内心感受,表现了苏辙对自由、清闲和逍遥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亭子位于南城,从亭子上可以俯瞰山川和天空,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但与此同时,诗中也包含了对世俗忧虑的思考,如客船匆忙而来、逆波而上,以及归朝的尘埃带来的不确定性。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天空、烟雾、白云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青天四座山合,白云雷霆,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界的壮丽和震撼。同时,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烟柳萧条的渔市和汀洲苍莽的白鸥对立呈现,展示了世俗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诗中的客船以及归朝的尘埃,暗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和束缚。然而,诗人通过表达对自由、清闲和逍遥生活的向往,寄托了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在这种渴望中,诗人拨弃繁琐的公务,享受自由自在的遨游,摆脱千般忧愁,留连其中,体现了对自由人生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烦忧的思考。同时,诗中的对比和意象运用,使诗意更加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