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知坐啸讴谣洽

出自宋代杨亿的《胡祕丞知浔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uán zhī zuò xiào ōu yáo qià,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兰台进秩通闺籍,熊轼临民奉诏条。
风俗重寻南越志,乡关犹隔浙江潮。
悬知坐啸讴谣洽,更想行春意气饶。
远宦逢秋少悲吒,潘郎玄鬓恐先凋。
()
兰台,闺籍,风俗,乡关,春意,宦逢,悲吒,玄鬓

《胡祕丞知浔州》是宋代诗人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兰台进秩通闺籍,
熊轼临民奉诏条。
风俗重寻南越志,
乡关犹隔浙江潮。
悬知坐啸讴谣洽,
更想行春意气饶。
远宦逢秋少悲吒,
潘郎玄鬓恐先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胡祕丞(胡秘书丞)就任浔州(今江西九江)知州的情景。诗中通过对地方政务和胡祕丞个人感慨的描写,表达了对乡情乡愁、士人宦途和人生沧桑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浔州知州胡祕丞的身份作为切入点,展示了作者对胡祕丞的赞扬和对士人宦途的思考。首两句写胡祕丞的官职升迁,兰台是指官府,进秩通闺籍表示胡祕丞功绩卓著,晋升到了高级官职。熊轼临民奉诏条,熊轼是指胡祕丞的名字,表示他在担任知州期间,亲临民间,依法奉行圣旨。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浔州地方的风俗和胡祕丞对南越志向的重视,表明他注重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和风俗,同时也意味着他对地方人民的关怀和了解。乡关犹隔浙江潮,表达了他身处浔州,与家乡之间有一道浙江的阻隔,暗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胡祕丞的个人情感和志向。悬知坐啸讴谣洽,悬知是指他的名字,坐啸讴谣洽表示他喜欢坐着吟咏歌谣,与人交流。更想行春意气饶,表达了他对于行春(出使他地)的向往,希望能在外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的豪情壮志。

最后两句描绘了胡祕丞作为远离家乡的官员的心情。远宦逢秋少悲吒,远宦指的是远离家乡的官员生活,逢秋少悲吒表示他作为远离家乡的官员,在秋天时少有悲伤的情绪。潘郎玄鬓恐先凋,潘郎指的是自己,玄鬓表示黑发,恐先凋表示担心自己的黑发会提前变白,暗示了他对于岁月流转和自身衰老的忧虑。

整首诗词通过对胡祕丞的事迹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示了士人在官场上的奋斗和思考,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出使他地的向往,同时也表达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忧虑。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官员生活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士人宦途和人生沧桑的思考,同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杨亿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