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摩挲书锦碑

出自宋代刘过的《代寿韩平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rěn mā sā shū jǐn bē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畴昔张旃过相时,相人争睹汉官仪。
未能劖刻燕然石,不忍摩挲书锦碑
慷慨欲平千载恨,经营已叹十年迟。
要令阅古诗篇伟,好读车攻复古诗。
()
畴昔,相时,相人,汉官仪,未能,不忍,慷慨,古诗

《代寿韩平原》这首诗词是宋代刘过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名人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有一位名叫张旃的人,他经过相国的府邸时,众人争相观看他身上的汉朝官员的礼仪。我未能亲眼见证他的风采,却不忍心去触摸他雕刻在燕然石上的形象,也不忍心去抚摩他刻在锦碑上的文字。我感慨万分,希望能够消除千载的遗憾,但经营已经晚了十年。我希望能够读到伟大的古代诗篇,好像阅读战车攻城的古代诗篇一样。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名人张旃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渴望。作者感叹自己无法亲眼见证张旃的风采,无法触摸他的雕刻和文字,对此感到非常遗憾。然而,作者也希望通过阅读古代伟大的诗篇来体验那种激动人心、豪情万丈的战车攻城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略带惋惜和激动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名人和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诗中的"相人争睹汉官仪"描绘了张旃被人们争相围观的场景,突显了他的崇高地位。而作者自己无法亲眼见证和触摸这些历史遗迹,表达了自己的遗憾之情。然而,作者并未沉溺于遗憾之中,而是希望通过阅读古代诗篇来弥补遗憾,感受历史的伟大和壮丽。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崇尚和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转和无法追溯的遗憾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刘过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