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石曾闻受国封

出自宋代刘子翚的《汴京纪事二十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án shí céng wén shòu guó fē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盘石曾闻受国封,承恩不与幸臣同。
时危运作高城砲,犹解捐躯立战功。
()
幸臣,运作,捐躯,战功

《汴京纪事二十首》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作品。这首诗以咏史的方式,描绘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经历。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汴京纪事二十首》中文译文:
盘石曾闻受国封,
承恩不与幸臣同。
时危运作高城砲,
犹解捐躯立战功。

诗意和赏析:
《汴京纪事二十首》以纪事的方式,通过描写盘石(可能指城墙)的经历,抒发了作者对自身国家荣誉和个人奋斗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词反映了宋代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战争环境,以及作者个人作为一名受封的官员所面临的困境和选择。

首句“盘石曾闻受国封”表达了盘石(城墙)曾经受到国家的赞誉和封赏,暗示了作者的身份和地位。然而,第二句“承恩不与幸臣同”表明作者并不愿意与那些虚伪、贪婪的幸臣们为伍,他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和正直。

接下来的两句“时危运作高城砲,犹解捐躯立战功”揭示了当时动荡的局势和战争的威胁。作者提到高城砲,暗示他参与了战争防御的工作,表现出他在时局危急时的勇敢和决心。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他愿意舍弃生命去立下战功的觉悟。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和荣誉的忠诚与追求,以及他在逆境中保持正义和坚持自我价值的决心。它不仅揭示了宋代时期的政治风云,也反映了作者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官员的价值观和行动准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刘子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