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恐锋车起

出自宋代刘子翚的《次张守韵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ī kǒng fēng chē qǐ,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久分闽郡竹,屡赐汉庭金。
才刃硎新发,恩波海并深。
冠销乘间祸,民有不欺心。
祗恐锋车起,云霄路莫寻。
()
乘间,欺心

《次张守韵四首》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与张守韵相识多年的情景,并以此表达了对友情的珍重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久分闽郡竹,
屡赐汉庭金。
才刃硎新发,
恩波海并深。

冠销乘间祸,
民有不欺心。
祗恐锋车起,
云霄路莫寻。

这首诗的诗意深远,表达了诗人与张守韵长久以来的交往和友情。诗中提到的"闽郡竹"和"汉庭金"是表达诗人对张守韵的赞赏和赠予的象征。诗人认为张守韵的才华犹如刚刚打磨过的利刃般锋利,并且对他的恩泽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深感敬佩。

然而,诗中也透露着一丝忧虑。"冠销乘间祸,民有不欺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张守韵可能遭受的政治风波和人民心意的担忧。诗人担心张守韵可能因为身份地位的改变而受到牵连,同时也感叹人心难测,有时即使心怀善意,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被误解或欺骗。

最后两句"祗恐锋车起,云霄路莫寻"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之情。诗人担心一旦政治风云起变,云霄之路将无处寻觅,友情也会因此离散。这种对友情的思考和忧虑,使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刻的人情味和哀婉之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隽永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真挚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它既从个人的角度展示了友情的可贵和脆弱,也有一定的政治寓意。整首诗意蕴涵丰富,语言简练,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刘子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