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揭篷窗看打鱼

出自宋代汪元量的《湖州歌九十八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àn jiē péng chuāng kàn dǎ yú,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晓鬓鬅忪懒不梳,忽听人说是南徐。
手中明镜抛船上,半揭篷窗看打鱼
()
明镜,打鱼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诗人汪元量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我慵懒地不愿梳理乱蓬蓬的发鬓,
突然听到有人说起了南徐州。
我手中拿着明亮的镜子,抛向船上,
半掩的篷窗中观看着打鱼的景象。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懒散的清晨景象。诗人坐在船上,不愿整理头发,却无意中听到了南徐州的名字。他拿着明镜,透过篷窗半掩的视野,静静地观赏着人们打鱼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平凡而宁静的场景。诗人用"晓鬓鬅忪懒不梳"形容自己慵懒不愿整理头发的样子,表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心态。而"忽听人说是南徐"则突然将诗人的注意力引向了南徐州,给诗中增添了些许意外和变化。最后,诗人拿着明镜抛向船上,透过篷窗观看打鱼的景象,展现了他对生活的静观和欣赏之态。整首诗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抒发了诗人的闲适心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意境。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细节,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展示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独特感悟。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知,还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也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闲适、自然和恬淡情怀,对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予以关注和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