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饮春腴

出自宋代张炎的《台城路/齐天乐》,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àn yǐn chūn yú,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老枝无著秋声处,萧萧倦听风雨。
暗饮春腴,欣荣晚节,不载天河人去。
心存太古。
喜冰雪相看,此君欲语。
共倚云根,岁寒羞并岁寒所。
当年曾见汉馆,卷帘频坐对,飞梦湘楚。
叹我重来,何堪如此,落叶空江无数。
盘桓屡抚。
似冉冉吹衣,颇疑非雾。
素壁高堂,晋人清几许。
()
老枝,无著,声处,风雨,晚节,心存,太古,冰雪,相看,欲语

《台城路/齐天乐》是宋代张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枝无著秋声处,
萧萧倦听风雨。
暗饮春腴,欣荣晚节,
不载天河人去。
心存太古。
喜冰雪相看,此君欲语。
共倚云根,岁寒羞并岁寒所。
当年曾见汉馆,
卷帘频坐对,飞梦湘楚。
叹我重来,何堪如此,
落叶空江无数。
盘桓屡抚。
似冉冉吹衣,颇疑非雾。
素壁高堂,晋人清几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深沉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种寂寥、凄美的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个人心境的表达,展现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的开篇写道“老枝无著秋声处”,表现了秋天的凄凉寂寞之感。接着,“萧萧倦听风雨”,更加强调了孤寂的氛围。诗中的“心存太古”,表明诗人怀有追求永恒的心境,渴望与古人有所共鸣。

诗中出现了“冰雪相看”,表达了诗人对冬季的喜爱和赞美。诗人与这位对冬天有话要说的人共同倚靠在云根上,共同怀念岁寒和岁寒所。这里岁寒可能指的是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冷寂,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转的感叹和对过去岁月的思念。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在汉馆与人相会的情景,形容自己当时是如何频繁地卷帘坐对,如何在飞梦中体验湘楚之美。而现在他重返这个世界,却感到无法适应,他用“叹我重来,何堪如此”表达了对现实的困惑和无奈。

最后两句“落叶空江无数,盘桓屡抚”,描绘了落叶飘零的景象,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助。而“似冉冉吹衣,颇疑非雾”,则以抽象的意象表达了对现实的模糊和迷茫。最后一句“素壁高堂,晋人清几许”,以对素雅高洁的壁画和晋代人的赞美,点明了诗人对纯粹、清雅的追求。

整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凄美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人事变迁和内心情感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沧桑的思考,以及对纯真和追求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