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门直北望燕山

出自宋代张元干的《止戈堂》,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áo mén zhí běi wàng yān shā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谯门直北望燕山,乙巳年来例破残。
可但中原仍祸结,谁令东粤独偷安。
西师有请君侯力,南愿无忧圣虑宽。
恶少至今犹胆落,云台须入画图看。
()
祸结,偷安,无忧,恶少,胆落,云台,画图

《止戈堂》是宋代张元干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困境的忧虑。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谯门直北望燕山,
乙巳年来例破残。
可但中原仍祸结,
谁令东粤独偷安。
西师有请君侯力,
南愿无忧圣虑宽。
恶少至今犹胆落,
云台须入画图看。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局势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首句以谯门为起点,直望燕山,燕山象征着北方边疆,这里指代战乱频发的边疆地区。乙巳年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年份,可能是宋代某年,而例破残则暗示着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接下来的两句“可但中原仍祸结,谁令东粤独偷安”表达了作者对中原地区(即中央地区,指的是中国的核心区域)依然存在战乱和祸患的担忧,同时揭示了东南沿海地区相对平静的局面。这里东粤指的是东南沿海地区,独偷安则表明这种相对平静是不可持续的。

接下来的两句“西师有请君侯力,南愿无忧圣虑宽”通过请君侯和圣虑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统一和和平的期望。西师指的是西方的军队,可能是指辽朝的军队,而请君侯力则显示了对抗战争的期望。南愿无忧圣虑宽则表示南方渴望和平、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困境。

最后两句“恶少至今犹胆落,云台须入画图看”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伤害和困境的感叹。恶少指的是恶劣的年少之人,犹胆落表示即使到了现在,仍然心有余悸。云台指的是云台山,以山水之胜景来对比战乱的破坏,表达了对和平与宁静的向往。

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代时期的战乱局势,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困境的忧虑。通过对边疆地区的描写、对中原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对比以及对国家统一和和平的期望,诗词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动荡和战乱所带来的痛苦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词既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境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张元干朗读
()